開學伊始,為了提高教師的課堂執教能力,促進教師素質和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,站穩講臺,馬克思主義學院和經濟與管理學院聯合開展“上好第一節課”專題教學活動。該活動集中開學前兩周的時間,通過備課、上課、聽課、評課四個環節,實現兩個學院教師“上好第一節課”活動全覆蓋。


開學工作會議上吳玲院長在布置“上好第一節課”專題活動中強調,“第一節課”是吸引學生、展現課程特色和教師風范的基礎,也是教師基本素質和教風的“首秀”,必須要狠抓這個“開頭”,站穩講臺,為新學期順利開啟,為提升教學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。兩個學院精心編制“上好第一節課”專題活動方案,并認真開展活動。
“備課”——專題活動的基礎。兩個學院根據不同的課程性質,進行集體的備課和課程討論,充分發揮各教研室和課程組的集體作用。通過對書本內容充分理解透,將學術性與學理性結合,將理論課程和課程思政相結合,將課程的系統性和重難點相結合,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特點,加強對教學內容的細研深究,規范教學材料的制作,為站穩講臺、講好第一課打下基礎。
“講課”——專題活動的展示。在開學的第一周每個老師認真的開始豐富多彩的第一節課的講授:大家講述所授課程的研究對象、學習意義、學習方法、課程體系;分享學習的快樂和要求;在課堂上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和方式,把開啟各課程學習的“鑰匙”精心交給學生。
“聽課”——專題活動的動力。想要快速提高教學能力水平,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相互聽課,取長補短。兩個學院全體老師紛紛走進課堂,開展多種形式的聽課活動:年輕老師觀摩老教師、同一門課程老師互聽、青年教師集體聽……每個老師都認真聽、相互學、用心記。
“評課”——專題活動的提升。3月2日下午兩院分別開展評課交流活動,使本次專題教學活動達到了高潮。全體教師逐一發言對聽課情況進行了評議,從教學理念、教學內容、教態、教學效果、教學技能等多方面進行交流,對授課教師“品頭論足”:講長處指短板、說課程思政道體系章節、評價他人聯系自己,現場氛圍濃厚,氣氛熱烈。專題活動也在規范教學材料互查,規范聽課、評課材料的歸檔中落下帷幕。

本次“上好第一節課”專題教學活動的開展效果顯著,兩院的全體教師收獲頗豐,不僅在開學之初較高的規范了課堂教學,也凝練了團隊互助精神,提升了年輕教師的教學基本功。未來兩個學院會將聽課評課常態化,開展多樣化的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專項活動,不斷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,努力打造“精彩一課”和“金課”,為學校優質教學的發展貢獻力量。
(文:陳志操/ 圖:董萍華 陳志操/ 審核:吳玲)